永嘉县岩头镇塆里村,没有独特景观,也没有独特资源,最终却因一对父子,塆里村靠水果闯出了一片天地——全村1100多人,70%的村民靠种水果过上了好日子。
“整天捧着电脑,也不知忙活啥,还不如多去地里转转。”
“我在设计橘子采摘节方案呢,一个好方案比不动脑筋的忙活强百倍。”
这几天,“50后”陈以散忍不住又和“80后”儿子陈香伟“怼”上了。
父子俩的较劲,在岩头镇塆里村不是新鲜事。“村内的许多发展理念,就是他们父子俩‘吵’出来的。”村民郑小琴笑着说,多年来,村里水果品种从单一到多样,从果农送上门到顾客找上门,村民们走上了一条甜蜜的共同富裕路,这都离不开这对父子。
陈以散在打理果树。
小山村的“弄潮儿”
没有独特景观,也没有独特资源,坐落在山沟沟里的塆里村,却靠水果闯出了一片天地——全村1100多人,70%的村民靠种水果过上了好日子。
要说水果村的来历,乡亲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及一个名字——陈以散。记者见到陈以散时,他的眼角布满了皱纹,脚上一双布鞋皱巴巴的。
20世纪80年代末,在大部分村民观念中,稻田只是用来种粮食、解决温饱。陈以散却听从岩头镇农机站专家的建议,一边种稻,一边在田里蓄起水养起了鱼。
陈香伟检查自己在果园内种的花草。
“会不会影响水稻收成,能养活鱼吗?”村民们把陈以散的想法当成了“白日梦”,时不时去鱼塘“看热闹”。没想到,陈以散的田里不仅粮食丰收,鱼也卖出了高价。
鱼塘的生意风生水起,陈以散却开始了新的“折腾”。他在鱼塘旁肥沃的田埂上,架起了铁丝网种葡萄,成为村里首批种葡萄的人。
“两年后,我种植出的白葡萄,口感香甜,供不应求。”陈以散告诉记者,一斤葡萄可以卖五六元,一亩地能有近万元收入,而当时一个人的日工资也就20多元。
村民们坐不住了,纷纷上门讨要葡萄枝扦插繁衍。
“我们一起合力,共同打响塆里葡萄的品牌。”陈以散来者不拒。一年后,全村100多亩地都种上了葡萄。陈以散不仅倾囊相授技术要领,还提供采、收、销售服务,让零散的农户逐步走上正轨,增强了塆里葡萄的市场竞争力。
每到葡萄成熟季节,进村采购的批发商络绎不绝,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,陈以散也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主任,成为名副其实的带头人。
然而,几年后,随着当地市面上的葡萄品类增多,再加上该品种的老化变酸,塆里葡萄失去了竞争优势。陈以散坐立难安,他四处打听后得知,宁海有一种白枇杷,皮薄汁多个头大,“好吃得不得了”。于是他带头砍掉葡萄种起了白枇杷。同时,他还引进了东魁杨梅。
“原来,还有这么好吃的白枇杷和东魁杨梅。”陈以散至今还记得,客户品尝后露出的惊喜表情。
从葡萄村到枇杷村、到杨梅村,塆里的水果品种越种越多。陈以散带头向有关部门争取到了政策、资金,建起了盘山公路,让水果运输更便捷。
水果村的“新躁动”
随着水果事业越做越大,2011年,陈以散喊回了在外从事园林设计的儿子陈香伟,塆里村从此有了年轻面孔的种植户。
记者眼前的陈香伟,身材结实,一双眼睛闪闪有神。与父亲直接住果园内的房子不同,他每天开一辆电动车到果园上班。
陈以散曾向儿子全盘托出20多年来的经营心得:不断考察市场新动向、善于听取专业人士建议、及时调整种植思路……
没想到,陈香伟听后满不在乎:“做生意,本来不就该这样的嘛。”他反而觉得,父亲有些保守了,“每次等市场开始淘汰时才想到换品种。”
初生牛犊不怕虎。陈香伟入行第一年,和多名村民约好一起去黄岩买蜜橘种苗,当地农技员推荐了一款新品种——“红美人”,但果实口感还不得而知。村民们一致选择了已有市场效益的种苗,唯独陈香伟挑了10株新款种苗试种,“10株又用不了多少钱,干嘛不试一试呢?”
几年后,新的种苗挂果了,果肉入口即化,一斤能卖到30多元。
10株“红美人”挂果有限,陈香伟当机立断,嫁接育苗。他培育的种苗,卖到了温州各地。
“原来除了卖水果,还可以卖种苗。”村里的种植户陈招伟感慨。经此一战,塆里水果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。而陈香伟则索性开辟出一块地,专门用来测试新的水果品种。
陈香伟的“不安分”远不止此。他很快又打探得知市面上有人将枇杷花烘干制成茶。这种茶不仅泡起来芳香沁脾,而且营养价值高,一斤能卖到近万元。陈香伟马上打起了家中枇杷树的主意,他了解到枇杷树一年开3次花,摘掉头花和二花对挂果影响不大。
看着枇杷开花时,儿子雇了20多名村民去采摘枇杷花,一名村民一天工钱180元,折合下来制作一斤枇杷花茶要支付两千多元工资,陈以散暗暗心疼:“这么贵,又没几个人知道,会有人要吗?”陈香伟制作了20多斤枇杷花茶,通过请人免费尝鲜再购买的方式,打开了销路。
之后,陈香伟又盯上了枇杷裂果。在塆里村,为了保证品质,过去枇杷裂果往往一丢了之,陈香伟琢磨着拿这些枇杷酿酒。一次次失败后,如今,通过发酵制作的枇杷酒香气四溢,已经开始小规模量产。
采摘园的“白日梦”
喝着儿子酿的枇杷酒,陈以散觉得连空气都是甜的。但这种甜蜜没持续多久,父子俩就较上了劲。原来,儿子又质疑起了他的种植方式。
2016年,在农业部门组织下,陈香伟和国内一些农民受邀到德国、荷兰等地现代生态农场参观学习,详细了解其生产技术和运营模式。
回来后,陈香伟越看越觉得许多流程需要改进,父子俩首先针锋相对的领域是除草剂的使用。陈香伟找到了一种毛毡毯,可以重复使用,往杂草上一盖,杂草会慢慢枯死成为肥料,他主张用毛毡毯替代除草剂。
“大家一直用除草剂,也没见啥不好。”陈以散嫌毛毡毯成本高,陈香伟就跟他算长远账,一项项数据“呛”得父亲无力反驳。如今,毛毡毯已在村内全面推广。
陈香伟还引进了溯源码,手机扫一扫,不仅能看到水果的施肥、浇灌、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相关数据指标,还可以实时查看水果生长过程。他信心满满地述说着农场的新理念,要好好装扮果园,再引入嫁接、酿酒、科研等体验式研学,让果园在不结果的季节,也能创造经济效益。
“那简直是‘白日梦’。”陈以散忍不住嘀咕。
学园林出身的陈香伟,时不时弄点花花草草以及景观苗木,偷偷种下。等陈以散发现后,想制止已来不及,砍掉又心疼。
在陈香伟的“捣鼓”下,塆里村有了休闲步道、凉亭、游客服务中心,他还带领村民在各个果园推出了体验式游览项目。
每逢水果成熟季节,杭州、上海等地的市民纷纷慕名而来。而在果园不结果的季节,游客则兴致勃勃地进入果园进行体验式研学。如今,塆里村年接待游客稳定在3万余人次。农旅融合发展带来风景,更带来“钱”景,成为该村村民的增收新渠道。
陈以散曾经认为的“白日梦”,正在一件件变成现实。